夫妻共同財產與個人財產的認定標準如下:
夫妻共同財產認定標準
時間標準:從領取結婚證開始,到解除夫妻關系為止的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或一方所得的財產一般為夫妻共同財產。
法定財產范圍標準:
工資、獎金、勞務報酬: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或雙方的工資、獎金收入及各種福利性政策性收入、補貼,以及勞務報酬。
生產、經營、投資的收益:夫妻一方或雙方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以及投資所獲得的收益。
知識產權的收益:夫妻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實際取得或者已經明確可以取得的知識產權財產性收益。
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或雙方因繼承遺產和接受贈與所得的財產,但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除外。
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包括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收益;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養老保險金、破產安置補償費。
約定財產標準:夫妻雙方可以通過書面約定,將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共同所有。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法定的夫妻共同財產認定標準。
夫妻個人財產認定標準
法定個人財產范圍標準:
一方的婚前財產:如婚前個人所有的合法性收入,包括工資、獎金等;一方婚前已經取得的財產權利,如預售房屋的產權;婚前財產的孳息;一方婚前以貨幣、股權等形式存在,婚后表現為另一形態的財產。
一方因受到人身損害獲得的賠償或者補償:像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因其具有特定的人身屬性,僅歸一方所有。
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明確由一方繼承或贈與一方的財產,體現了遺囑人或贈與人的個人意愿,屬于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具有特定個人屬性、僅供一方使用的生活用品,如夫或妻一方的衣飾用品等。
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如軍人的傷亡保險金、傷殘補助金、醫藥生活補助費等。
約定財產標準:夫妻雙方可以通過書面約定,將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這部分財產屬于夫妻個人財產。
明確區分夫妻共同財產與個人財產對保障夫妻財產權益至關重要?;橐龃胬m期間,工資、投資收益等多屬共同財產;一方婚前財產、人身損害獲賠補償等為個人財產。為處理好夫妻財產關系,雙方可簽訂財產協議明確權益,妥善保管財產憑證證明歸屬,遇財產認定糾紛可咨詢律師合法解決。
一、夫妻共同財產與個人財產的認定標準是哪些
1.明確區分夫妻共同財產與個人財產至關重要,它關乎夫妻雙方在婚姻中的財產權益?;橐鲫P系存續期間,工資、獎金、勞務報酬,生產、經營、投資收益,知識產權收益,繼承或受贈財產(特定情況除外),以及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等屬于共同財產。一方婚前財產、因人身損害獲賠補償、遺囑或贈與合同確定只歸一方財產、專用生活用品等則為個人財產。
2.為更好處理夫妻財產關系,夫妻雙方可簽訂財產協議,明確各自財產范圍和權益;妥善保管財產相關憑證,如購房合同、贈與協議等,以便在需要時證明財產歸屬;遇到財產認定糾紛,可咨詢專業律師,通過合法途徑解決。
二、夫妻共同財產一方簽字是否可以賣
1.夫妻共同財產一方通常不能單獨售賣,因為夫妻對共同財產有平等處理權,重大處理決定需雙方一致同意。不過存在特殊情況,若一方擅自出售夫妻共有房屋,第三人善意購買、支付合理對價且辦理產權登記手續,另一方無法追回房屋,但離婚時可請求賠償損失。
2.對于動產,若第三人基于善意取得制度獲得所有權,另一方只能向擅自處分方索賠;若第三人非善意,另一方有權追回財產。
3.建議夫妻雙方在處理共同財產時充分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后再進行操作。若發現一方擅自處分共同財產,另一方應及時收集證據,通過協商或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若涉及離婚,可在離婚訴訟中主張賠償損失。
三、夫妻共同財產范圍的確定是什么
1.夫妻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財產通常屬共同財產,涵蓋工資獎金、生產經營投資收益、知識產權收益、繼承受贈財產(特定情況除外)以及其他應歸共同所有財產如住房補貼公積金等,雙方對共同財產有平等處理權。準確界定共同財產范圍在離婚分割財產等情況時,對保障雙方合法權益至關重要。
2.為保障夫妻雙方權益,建議夫妻雙方在日常生活中妥善保管財產相關憑證,如工資條、投資合同等,便于清晰界定財產歸屬。在涉及繼承或受贈財產時,明確遺囑或贈與合同內容,避免后續糾紛。進行重大財產處理時,夫妻雙方應充分協商,平等協商,共同做出決策。
在了解夫妻共同財產與個人財產的認定標準是哪些后,我們進一步探討。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較為廣泛,像婚后雙方的工資、獎金等收入都屬于此列。而個人財產則包括一方的婚前財產、因受到人身損害獲得的賠償或者補償等。那么,如果涉及到財產的繼承,夫妻共同財產該如何分配?個人財產又是否會影響繼承份額呢?這些問題都與財產認定標準緊密相關。